第六十八回轻蓬三徙都常汲汲无欢(1 / 1)

建安风骨 李景荣 539 字 4天前

该回题目是曹植《吁嗟篇》中描写的情景。是表现他横遭迫害、打击、志不能展、才不见用的忧愁、悲愤情景,他的后期作品此类诗歌占有较大的比例。

《吁嗟篇》原文为:“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吁嗟”为忧叹之词。《曹植诗》中记载“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以形容自己如飞转的蓬草,花似柳絮,遇风则飞,从早到晚的得不到安闲。据曹植《迁都赋序》中云:“余初封平原,转出临淄,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末将适于东阿。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迂瘠土,衣食不继。”而六易中的封平原、临淄侯,乃是其父在世封的,其余易地,三迁皆为其兄文帝所为,可见曹植屡遭贬斥或徙封,不得久治一地。长期处在一种漂泊不定的境况之中,又植以前述,事事复减半。东西叫“陌”,意思是横过不少田间小路;南北叫“阡”飞越了很多田野。突然遇到旋风处,将我吹入“云间”。以为被吹到天的尽头,谁知忽然又落入“沉渊”(深渊)。曹植的诗作飞蓬完全拟人化了。陈祚明评此诗曰:“写转蓬飘荡,淋漓生动,笔墨飞舞,千秋绝调。”具体的描述了飞蓬飘转的过程,忽而东,反而西。“宕宕”,荡荡翻飞的样子,发出迁移不定“当何依”的感叹。“飘飖”翻飞不定,“五山”指五岳即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八泽”指古代的八大湖泽。流离漂泊无定地,有谁关心我的苦艰?“中林草”我愿做林中小草,随着野火化烟尘。

最后两句:化作烟尘“岂不痛”?“株荄连”荄是指草根,株与草根紧相连。曹植的《七步诗》和本篇都是用根比喻骨肉之情,是说宁愿毁灭,也不忍兄弟永别的痛苦。

曹植为了强调此诗的意境,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求通亲亲表》,针对文帝曹丕和其子明帝不许诸王入朝的规定,向明帝上书表曰:“近且婚媾不通,兄弟永绝,吉凶之问塞,

悼之礼废。恩纪之违甚于路人,隔阂之异,殊与胡越。”说这种规定骨肉之间生离就等于死别。所以又有“长去本根”的哀叹!

据史载,明帝收到曹植的《求通亲亲表》后,对其真情有所感动,曾“敕有司,如王所诉”,将这项规定解冻,可惜的是,植上表后一年,在“汲汲无欢”中病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