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建安风骨 李景荣 772 字 4天前

中华民族五千余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影响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杰出文化大家,他们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不久前我写了长篇历史小说《奸雄·阿瞒》(作家出版社出版)。近几年读了一些历史书籍,做了些分析研究,加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曾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学术杂志,做过六年的编辑组长,掌握了一鳞半爪的古代历史知识。因而我选择了汉末社会巨大变动时,带来的我国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以章回形式写了这个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繁荣一百回,冠名为“建安风骨——曹公三父子”。(指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时代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学史上是一个很突出很辉煌的时期。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从公元196年起到19年止。不过从文学史上所经历的建安时代,大致上是指汉末魏初,并非严格地限予这4年。当时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诗人、作家,“三曹”(指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桀、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蔡琰等人。当时“三曹”在文学上和他们在政治上一样是处于领袖地位,他们的文学才能和实际成就也完全配得上这个地位,其中曹植尤其是历来被公认的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建安文学以魏为主,吴、蜀作家创作很少。其中原因是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他们又都曾卷入汉末**的漩涡,接触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因此能够去承继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创作的高潮。南朝梁,著名文学理论评论家钟嵘在他的著作《诗品》中,将汉至梁10位诗人,分上中下三品论其优劣,他在诗品序中说:“建安曹公父子笃好诗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桀为其羽翼,次有攀龙附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这时文学的主要体裁已经从辞赋转变为五言诗,而作家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建安十年之后(公元05年)曹操消灭了袁绍集团,冀州全境相继归属曹氏。袁绍的大本营邺城(今河北临漳),便成了曹魏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曹操晋魏公后,邺城即为实际上的首都,文学之士纷纷投归曹操。南朝刘勰撰著的《文心雕龙》曾对此作过经典的评述,他在“时序”中认为,文学的发展都与时代的政治有关,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他评论建安时代曰:“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以来,区域方辑、魏此以的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主之重、妙善词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云笔琳琅。并体貌英俊,故俊才云集。……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对于建安文学的概括,洗炼的论述了建安文学的历史背景、组织结构、作家群集以及活动形式,并由此而形成了“建安风骨”,在这里曹氏父子又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建安时期三曹流传下来诗、赋三百余篇,还有大量的诏、令、表、论文三百余篇。其中诗篇最多的是曹植,约八十余首。曹操的诗0余首,书、令、表、序三卷150余篇。此外,他还有兵书著作和注释古兵书多种(魏武自序有曰: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论文烦富,故撰为略解焉)。魏志武纪注:太祖注孙武1篇传于世。见在日本图书目:孙子兵书三卷。曹丕的诗约40余首、赋论乐府亦约40余篇,另外还有诏、令、论文百余件。

“三曹”的作品保存下来的或多或少虽有种种原因,但其质量能否经得起时间的淘汰考验,应当说是主要原因。从现在留存的建安诗作,应该说“三曹”排在最前列,凡其作品成就较高,留存的也就较多,当时也就能够被公认。直到今天,有些名句仍活在人们的口语中,如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植的《七步诗》,1941年,周总理就化用“相煎何太急”一句,用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皖南事变”。可见其影响深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