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联手(1 / 2)

我为王 枪手1号 2828 字 1个月前

随着张守约转到后堂,坐在小厅之内,喝了丫头端来的醒酒汤,冰冷的井水一激之下,昂扬的酒意顿时便消退不少。

“一进辽西城便让你看了我家的一出笑话,倒真是不好意思!”一边缀着香茶,一边微笑着看着高远的张守约随意地说着,“两个小子现在都不安分啊!”

高远耸了耸肩,“我怎么感觉到是张公你在放纵他们?”

张守约放下茶盏,一下子笑出了声。“你的眼倒贼精。以前我想错了,自以为给他们将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殊不料他们根本就不领情,各有各的怨愤,倒显得我不是人了。既然如此,倒不如让他们二人放手一搏,谁胜出不还都是我张家的人么?圈养的总不如散养的生命力强,在你的身上,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听着张守约如此描绘自己,高远笑道:“我只是被迫而已,人到了生死存亡关头,总是能爆发出连自己也想象不到的力量的。在张公面前不怕说句老实话,走到今天这一步,是我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的。”

“你的前程不止于此!”张守约沉吟了片刻,道:“高远,你虽然年轻,但眼光却老辣,你在我的两个儿子相争之中,一直很明显地支持叔宝,你是真的很看好叔宝吗?”

盯着高远,张守约的眼神有些奇异,手指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显然,他的心中另有所思。

“张公,你的意思我明白。这里,我可以很明白地告诉张公。我对辽西之地,毫无觊觎这意。君宝善政,叔宝武勇,太平盛世,君宝为佳。而混乱年代,叔宝为好,只可惜君宝叔宝二人不能合二为一,否则,将来必然又是一个张公。”高远坦然地道。

“听你的意思,这天下大乱将至!”张守约若有所思地道。

“不错。大乱将至!”高远肯定地点点头,“秦人扫平匈奴之后,必然会西出函谷关,楚人抱残守缺,赵人自顾不遐,我们大燕只想着经略东胡。秦人来时,中原六国合纵之势难成,这天下,将会乱成一团。即便张公偏居辽西,又如何能自安之若素?”

“所以你支持叔宝?”张守约问道。

高远笑了笑,“张公,你春秋鼎盛。诸事皆在你掌控之中,君宝叔宝,想必张公日后自有定见,不过依我而言,自然是叔宝为佳,叔宝日后若当政,当与我并肩携手,若是君宝,则不尽然。”

张守约缓缓摇头,背向后一靠。脸上疲态尽显,“我已年过花甲,这两年来,愈来愈感到力不从心,当年的老帐总是要还的。所以我准备趁着脑子还清醒的时候,再仔细瞧瞧,这一次大燕征东胡,正好是我看清楚他们二人的机会,不仅是看能力,还要看心性,当到再做决定吧!”

“张公睿智。”高远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欲多言。

“你说说,如果我大燕征服了东胡,有没有可能与秦人一搏,争一争这个一统的机会?我燕人虽然偏居,但秦人却也窝在西边,比较起来,我们还要更好一点。”

“没有可能!”高远断然道。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张守约奇道。“如果我大燕打下东胡,不要多长时间,只消十年,便能将其消化,而秦人想一统中原,必然要与赵国打个你死我活,这此消彼涨之间,只要我燕人把握住时机,难道还不能乱中取胜么?”

“张公,我说大燕不是秦人的对手,是取决于双方的体制。敢问张公,如果现在秦燕发生大战,朝廷下令,让您带上所有辽西精兵出征,您会答应么?”高远问道。

张守约一怔,半晌,才缓缓摇头。

“这就对了!”高远笑道:“不单是您,我相信大燕所有的郡守们大约都会采取同样的办法,保存实力。可是秦人就不同了,一声令下,倾国之兵转眼之间便能集齐,统一的后勤,统一的补给,统一的指挥,这仗还没打,胜负倒先是分出一二了,说实话,我现在对于赵国的赵牧将军倒真是高山仰止,敬佩不已,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居然能顶住秦人,将他们封在函谷关外,当真是极其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世人皆将李信与他并称,其实在我看来,赵牧要强得太多,假如换位处之,说不定赵牧早就将中原打得溃不成军了。”

张守约沉默半晌,方道:“如果真是这样,你准备怎么办?眼睁睁地看着秦人一统,将我等都灭之?”

张守约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便是让辽西郡变为自己的产业,眼下刚刚得手,但如果秦人打来,则这一切将化为泡影,因为秦人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根本就不容许像燕国这样各地郡守自守一方,对燕国朝廷是听调不听宣。

“我还想不到这么远!”高远淡淡地一笑,“这倒是张公您这样的老大人们该想的问题。我现在除了手下的几千兄弟之外,身无长物,还不用考虑这么多。”

“假如以后辽东是你的呢?”张守约眉毛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