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满殿皆寂(1 / 2)

汉冠 雨落未敢愁 3045 字 10小时前

王生一番言语,如惊涛骇浪一般,拍打在欧阳建身上,更是让甲观大殿中的人为之一寂!

太子宫属官一列,原本看不起王生的人现在顿时闭嘴了。

此人虽然是寒门,但言语犀利,若是自己上去,恐怕也不是他的对手。

魏晋虽然看重门第,尊崇祖先,但却更看重个人才学。

晋初刘毅在《请罢中正除九品疏》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他要罢除的就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起源于曹魏时期,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在这个时期,九品官人法将士人按才能分为九等,称为九品,以后又将官员的尊卑也分做九等,亦称九品。

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中正品第虽有九等,然其类别却只有二,即上品与下品。

司马懿当政后,任世家豪门为各地中正,评定士人品级只论其门第而不论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为世族地主控制政权的工具。

在九品中正制实施以后,在士族阶级立场的,不管这个人怎么样,身为贵族一定不会落为官员中的下层,而庶民们不管怎么努力多么优秀,都没法得到士族的身份,还是会被人们看不起的。

况且,小姓寒素有的连藏书都没有,世家大族手握书籍,小姓寒素无书可读,便是天生聪慧,长大之后也就是另一个伤仲永罢了。

这也是高门子弟看不起寒门子弟的原因。

相比较高门子弟,寒素小姓出的人才的整体质量不如世家高门。

然而

世上总会有大才出现的。

这些大才不管出身有多么低贱,总会在历史长河上煜煜生辉的。

远的有伊尹,傅说,近一些的有卫青霍去病,在眼前的,西晋开国功臣乐陵郡公亦是寒门出身,但他儒雅豁达,明智大量,姿容甚美,且不计小节,最终为台阁大臣,历任大司马,司徒之职,并不比高门子弟差。

在华夏千百年成书历史以来,人们都尊重祖辈有成就的人,但更尊重自身有成就的人。

而王生方才的一番言语,便深深的折服他们了。

这位小郎君其实不比乐陵郡公差,从某些方面来看,他的才能甚至要胜过石司徒。

呼和呼和~

欧阳建被王生一番言语说得是汗流浃背,心中更是愧疚不已,全然不知该如何反驳王生。

欧阳建身侧,左思眉头挑了挑,潘岳则是直接站了起来。

“坚石,莫要被此子寸语所讥便不知天地为何,正道为何!”

潘岳一声大喝,如醍醐灌顶一般,让欧阳建马上醒悟过来了。

对!

差点就着了这家伙的道了!

原本是我质问他的,为何到最后反而是我被他质问了?

在对太子宫的这件事情上面,我依然是占据上风的!

欧阳坚石脸上马上恢复起来,当然,比之之前的意气风发,锋芒毕露,现在的欧阳建显得有些拘束。

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这位少年有张仪苏秦的伶牙俐齿,即便是他,一不小心也会着了这家伙的道。

还是得小心谨慎一些了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