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左右盘旋的几架战机,不停的向左转、向右转,甚至还进行滚转。
所有的机动动作,五架战机一直保持着一致性。
地面上的观众看得惊喜连连,尖叫不断。
他们万万没想到,来自落后中国的战机看,会给他们带来如此大的惊喜。
谁特么的再说中国战机不行?
尤其是那些媒体,正事儿不干,整天尽瞎吹。
甚至无数人开始期待着,期待后面出现的苏联新式战机苏-27,以及法国自己研制的阵风战机。
这两款战机,应该会比中国的战机性能更强。
对于战机来说,飞行稳定性、空中的动转流畅性等,是相当重要的。在跟踪与监视敌机的时候,必须用到这些。一旦稳定性不好,东转流畅不行,根本没法监视跟追踪,甚至只能成为敌人的靶机。
天空上,五架超-7a保持者同一高度,相同的动作,不停的盘旋着。
没有了之前最开始的那种向着地面俯冲,贴地拉平的紧张刺激,观看的人们忘记了之前快被吓死,反而觉得无聊了。
刚才表现那么惊艳,现在却如此平淡!
所有人都期待着,想要看看来自中国的新式战机是否会给他们更多的惊喜。
观众们需要激情。
需要刺激。
需要更迅猛、更强势、更犀利地攻击姿态。
有些急性子的人开始呐喊,要求中国飞行员继续飞那些刺激的机动动作。
可是发动机轰鸣声压制了他们的声音,天空上的中国飞行员根本就听不到。
每当有人咆哮,旁边就有人拍他们,示意闭嘴。
谁都不希望看得正精彩的时候被打扰,说不定中国战机下一秒就会进入更加让人紧张刺激的飞行表演呢?
天空上的超-7a不停的盘旋。
在众人都觉得可能不会再有开场时候的那种惊险刺激动作的,开始失望时,天空上的超-7a开始减速,机头开始拉升,并且保持着状态。
进入低速大迎角状态了!
依然是五架战机保持一致的低速大仰角飞行。
这种动作在空战上并没有任何意义,却在一些特殊场合要求很高。
从最开始启动超-7a 项目的时候,谢凯的定位并不仅是轻型战斗机或者高级教练机。
单发超-7a并没有多大的作战能力,但是双发的超-7b无论是作战半径还是载弹量以及机动性都远胜于超-7a。
中国国产航母需要舰载机,超-7项目从研究开始,就有要上舰的目标。
不仅谢凯有这种想法,整个404也是如此想。
可以进行低速大仰角飞行的战机,即使不在航母上降落,也可以在其它一些特殊的小机场或路面条件不是很好的公路上进行降落。
为的就是提高战机的生存能力。
战机在低速飞行时,非常容易进入失速状态。
突然,地面上的观众惊喜地发现,天空上的超-7a,原本是一个整体的尾翼,发动机两边居然分割出一对不大的尾翼,而且不停地扇动!
中国人居然还有这样的设计!
超-7a战机大三角翼中间可以活动的水平尾翼不停地大幅度地动作,向地面观众们展示着整个战机装备电传控制系统的先进性能。
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懂行的人,脑海中都浮现出了这个。
中国这方面的技术突破了?
谁都知道,电子技术领域这一块是中国的劣势。
也是中国装备一直都被诟病的地方。
在最开始设计时,超-7a的设计团队就觉得这样的设计难度太大,对于这样一款轻型战机来说,太过浪费,成本也太高。可谢凯一直都在坚持,哪怕简单一点,也必须上。
等到战机试飞成功后,设计师们才发现当初他们觉得浪费的设计,大夫第地提升了战机的操控性。
同时也提升了超-7a的机动性能。
这不仅是一款轻型飞机,同事也是一款验证机。
谢凯清楚fa-18大黄蜂、f-15等战机采用的双垂尾,对于大倾角方向的保持性非常优秀。
这对于控制系统要求相当高,如果不是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的研发取得突破,他也没有任何想法。国内在这方面,确实非常差。
就连苏联在这方面,都比西方要差不少。
主要就被电子技术制约了。
在超-7a上,只是一些简单的实验,为的是给已经展开预研工作的隐身战机做准备。
超-7b同样也需要这些技术来提升控制性能。
天空中的飞行依然在继续。
超-7a战机在不停的增大仰角飞行,从最开始的10°、一直到30°,再到50°……甚至到最后保持着70°的大仰角飞行。
看得观众们震撼不已。
中国技术落后的看法,逐渐被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