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为袁崇焕平反(1)(2 / 2)

“以和为守是大战略”袁嘉升说:“你确定不是贪生怕死吗”

“督师要是贪生怕死,何必去辽东前线”祖大寿说:“当年督师常常跟我说,李牧之所以破虏,羊祜之所以沼吴,古之弱国名将,最上战略莫过于守。”

“大明为何要守”袁嘉升问道。

“袁督师常跟我们说,以明之积弱,地大物博,对付后金贼寇的最稳策略,莫过于凭城坚守,只要牢牢守住山海关外一城,则可拖垮后金;等到灾年过去,兵精粮足,则大明可一举扫荡贼寇也。”祖大寿说。

袁嘉升说:“就算如此,袁崇焕身为主将,议和这么大的事,也应该事先请旨,否则,一个主将,跟满清大汗勾勾搭搭,朕能没有疑虑吗”

祖大寿说:“皇上,你回想一下,督师当年与后金议和,难道皇上真的未知皇上难道不是默许督师和满人议和督师认为,皇上只不过碍于‘不议和’的祖训,碍于大明尊严,不愿意承认罢了!现在跟满清议和,不也没什么吗”

“你说得对,朕确实有过和满清议和之心。”袁嘉升想起来

崇祯皇帝确实自己也和满清议和过,差一点挽救了大明朝。那是在明清松锦大战后,皇太极一举击破明军十多万,崇祯皇帝当面秘密授意一直有议和意向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可惜后来事情泄露,朝中的顽固分子攻击陈新甲卖国,骂他是大汉奸。崇祯皇帝为了颜面,只好拿陈新甲当替罪羊,杀了他。后来袁嘉升自己来到大明,才和满清暂时议和。

袁嘉升说:“即便不说与满洲议和是死罪,袁崇焕身为朝廷命官,奉命督守辽东,每年耗费国家数十万军饷,崇祯二年却为何让皇太极的数万人马入关,危及京师”

祖大寿道:“崇祯二年的那场大战,末将也亲自参与了。当年皇太极率军越过蓟州,借道蒙古入关,入关之口,乃属蓟辽总理刘策所管辖。袁督师早就派我去提醒兵部和朝廷重兵把守此入关口,皇上难道不知当时关宁军在辽东凭坚守城,已经没有余力阻挡满清借道蒙古。”

袁嘉升道:“那袁崇焕率你们赶来京师勤王,为何迟迟按兵不动,不马上和后金贼寇决战直至贼人到达京师,惊扰圣驾,这难道不是‘通虏谋叛’吗”

听到袁嘉升说袁崇焕“通虏谋叛”,祖大寿内心悲愤不已,道:“皇上,当年袁督师带着我们勤王,只有九千人马,从辽东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哪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九千人长途奔袭,早已是疲乏之师,能战者已经不足五千。满清骑兵长于野战,是故督师按兵不动,不与后金贼寇决战,否则我们五千人就是入虎口了。我记得当时督师派我率军退至三河,截断了满兵退路,只待其他勤王之师到来,当时督师跟我们说,等其他勤王之师一到,合力击之,可一举破贼主力,绝大明之后患!只可惜,末将还未等到其他勤王之师,督师已身在冤狱之中,大明就这样错此歼灭后金之良机!”

“啊袁崇焕还派你去三河截断满兵退路大明就这样错此歼灭后金之良机”袁嘉升感到很意外,感觉到崇祯皇帝真是错怪袁崇焕了。

“皇上,你想过没有,若督师有异心,通虏谋叛,我们何须率兵连夜兼程回京师,为骂己为卖国贼之京师愚民浴血奋战督师更何须在狱中召回我等辽东诸将当年督师何苦率我等坚守宁远,苦战满清鞑子督师要叛国,只须打开山海关之门,满清粮道一通,大明危矣。当年督师如果勾结满人,率关宁铁骑入关,即可横扫半壁江山,何须等到勤王之时勾结满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