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走出皇宫,高务实都没能完全弄明白永宁公主把封地折算交给他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也懒得多想,反正搞个赈灾基金总归是好事,他打算自己也参与一份,而这样的话,打着公主的名义就更好——任你说谁居心叵测,至少大明的公主总不可能是要收买民心当造反派吧?她又不是个皇子王爷什么的,说出去三岁小孩都不信。</p>
总体而言,这件事对高务实来说只是个插曲,他马上就将有要事去办了。</p>
次日一早,司礼监传下圣旨给内阁,特命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读高务实为钦差册封顺义王事务全权使臣,北上出塞主持册封相关一应事宜;</p>
谕令宣大总督郑洛调兵保护钦使并配合册封;</p>
谕令陕西三边总督高文荐谨守边关并配合册封事宜;</p>
谕令万全都司、山西行都司、山西都司等各镇调集兵马随时应变;</p>
谕令蓟辽总督梁梦龙、蓟镇总兵戚继光、辽东总兵等员时刻戒备,监视蒙古察哈尔、朵颜、泰宁等部动向,随时奏报。</p>
……</p>
张四维看后没有多说什么,全部放行,但在重新草拟诏书时,在高务实那一条的“北上出塞主持册封相关一应事宜”之后额外加了一句:“临机决断处分”。</p>
然后想了想,又亲自写了四封私信,派人分别给郑洛、萧大亨、贾应元、辛应乾送去。</p>
这四人,郑洛是宣大总督,萧大亨是宣府巡抚,贾应元是大同巡抚,辛应乾是山西巡抚。</p>
郑洛是河北人,但长期在山西任职,政治上属于王崇古、张四维这一派,其余三人的情况也都差不多,虽然不是山西籍,但都在山西为官多年,早已是典型的晋党——话说这个时期,不是晋党在山西也很难干得长。</p>
这四位封疆大吏,唯一有所不同的是,郑洛是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而其余三位都是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p>
郑洛之前介绍过就不提了,另外三位同年的这一科,是袁炜做的主考官。</p>
袁炜是位著名的青词宰相,秉承大明神童多如牛毛的优良传统,他小时候也是位神童。</p>
昔日袁炜十岁时,跟随父亲到家乡的清道观看县令审案。因他人小,所以站在最前面。县令见他神情专注,气宇不凡,就问:“此谁家小儿?”</p>
他父亲答道:“此是学生犬子。”县令听他自称学生,知道是读书人,便又问:“令郎可曾习对?”袁父答道:“方学未久。”</p>
县令这时看见道观上空,有两只白鹤翩翩飞舞,便出了一对:“三清殿上飞双鹤。”袁炜应声答道:“五色云中驾六龙。”</p>
县令忍不住高声对一旁的学正连连说:“答得好!答得好!”</p>
学正比较严格,则道:“只能说他用得好,这是林洪宫词中的‘五色云车驾六龙’的活用,一字之改而已,想是他刚刚读过这首诗。”县令笑道:“这也不易。”</p>
接着县令又给袁炜出了一联:“投子四方开六面。”</p>
袁炜立刻又对出:“丈夫一德贯三才。”</p>
这下子,连学正也不得不佩服小袁炜的对答如流,称赞他:“此神童也!”</p>
伤仲永的故事没有发生在袁炜身上,这位老兄一路神到底,嘉靖十六年,他参加乡试,获得第二名。次年,夺得会试第一名会元。</p>
到了殿试时,内阁最初拟定陆师道为状元,嘉靖御笔批作二甲第五名,改袁炜第一。可惜后来文华殿读卷时,又因袁炜言边事过于率直,又将其改第三,擢茅瓒第一。</p>
但不管怎么说,袁炜的文才是到位的。有一个很出名的对联,不少小说中都被改为主角用出来,其实是袁炜的妙对,那对子是这样写的:</p>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p>
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p>
不过此人最大的两个特点,倒还不是写青词厉害,而是他既善于选才,又嫉妒贤才。</p>
嫉妒的事有点多,就暂且不说了,说选才。</p>
刚才这三位封疆大吏,按说已经颇给嘉靖四十一年金榜挣面子了,足以证明袁阁老选才的本事,但如果再说一下他选中的另外三人,那么萧大亨等三位就被比下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