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科技树不能随便点(2 / 2)

学阀之路 格勒第 1436 字 4天前

“是。”孟仞和巫澎拱手道。

“除此之外,”匡先生道,“我觉得你们该考虑一些更有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孟仞,以你的天赋,不该满足于灌水。”

“师父说得是。”孟仞道。

匡先生说着竟有些兴奋起来:“脑理学这个学科,也不该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孟仞,我记得你提过很多次,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很可能也会限制我们对内力的精细控制。

那么,这里就有两个很容易想到的问题:容量限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能不能通过一些手段突破这个限制?

我认为这可能……要不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这个问题孟仞也是考虑过很久的。只是科学必须要一点点地前进,以现在的研究进展,似乎尚不足以弄清这个问题。

“我认为,”他谨慎地道,“可能跟注意切换的速度有关系,也可能跟注意的容量有关系。”

匡先生赞许地点头道:“英雄所见略同。所以,你觉得后续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往这方面靠一下?”

“可是,”孟仞道,“我们现在能用的实验指标太少了,基本就只有一个错误率。如此有限的指标,我担心很多问题研究不清楚……”

“你觉得还需要什么指标?”

“反应时间。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开始反应的时间。这个指标能反映很多东西。”

匡先生和巫澎同时叹了口气。这反应并未出乎孟仞的意料之外,于是他也开始面露愁容。

认知心理学——或者说认知脑理学——探讨的好多东西都是几百毫秒,甚至几十毫秒之内发生的过程。

孟仞之前在做的,短时记忆的容量问题,倒是把时间范围延伸到了几秒钟之久。但是短时记忆内部还有更多的过程,编码、加工、保持、提取,要对这些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时间控制上就必须有更高的精度。

而且,时间控制还不是最难的,通过速示器就可以实现。

最难的是时间测量,必须要毫秒级的精度。

然而,他们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如此高精度的计时器……要是按照原来世界的发展速度,石英晶体的压电特性,估计还要等上一百来年才会被人发现,石英钟和更精确的原子钟,估计还得等上两百年。

科技树不能一条道点到死,脑理学到了一定程度,也必须要靠工程技术的滋养才能发展。

“能不能找到点别的路子?”匡先生问道。

“我尽量试试吧,”孟仞道,“不过,别的路子说不定又要依赖别的技术……”

比如计算机,脑电,核磁共振什么的……

“我倒认识一个人,”巫澎突然道,“是机械学馆的一个学徒。他们实验室似乎有做时钟这方面的设计,我们可以去问问。”

孟仞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不过随即他就否认了这点希望存在的可能性。

纯机械时代的巅峰水平,能高到哪里去呢?

“先问问吧,”匡先生来了兴趣,“说不定能找到些有用的东西。话又说回来,孟仞,你刚刚要找巫澎帮的忙是什么?不会就是这件事情吧?”

孟仞摇头道:“跟这件事情有关,但并不是同一件事。还是等去完机械学馆再说吧,如果有精度比较高的计时器,说不定就不需要再麻烦巫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