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学习(1 / 2)

组成维泰利斯先生杂耍班的演员——我指的是狗和猴子——的确是些很有才能的喜剧演员,可惜这种才能不是多样化的。

演出三、四场之后,观众对它们的节目就全摸了底,除了重复那一套外,它们再也翻不出新花样来了。

因此,不宜在同一个城市停留很久。

到达于塞尔三天之后,我们又不得不重新赶路了。

我们上哪儿去呢?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在师傅面前算是够大胆的了。

“你熟悉这地方吗?”他瞧了瞧我,反问道。

“不熟悉。”

“那你为什么问我到哪儿去呢?”

“想知道呗。”

“想知道什么?”

我瞠目结舌,连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只是望着面前伸向林木葱宠的山谷深处的白晃晃的道路。

“如果我告诉你,”维泰利斯继续说,“我们先到奥里亚克①,然后动身去波尔多②,再从波尔多向比利牛斯山③进发,这能告诉你什么呢?”

①奥里亚克;法国中部高原城市。

②波尔多:法国西南部城市、港口,位于加龙河下游。

③比利牛斯山:欧洲西南部最大山脉。

“那您是知道这些地方的啰?”

“从来没有去过。”

“但您是知道我们要上哪儿去的吧?”

他久久地瞧着我,似乎要从我身上发现某种东西。

“你不认字,是吗?”他问我。

“不认字。”

“你晓得什么是书吗?”

“晓得。人们带着书去望弥撒,当背不出祈祷文的时候,好照着书念。书我见过,装潢很漂亮,里面有图画,封面是皮的。”

“好。那你知道人们可以把经文装在书本里啰?”

“是的。”

“书里还可以装其他东西。当你背诵祈祷文的时候,就是在默诵你母亲装在你耳朵里的词句,这些词句从你的耳朵进入你的脑子里。然后,当你召唤它们的时候,它们又回到你的舌头上。嗯,那些拿着书本祈祷的人,他们的祷词不是从他们的头脑中唤出来的,而是用他们的眼睛去取出早已装在书本里的祷文。这就叫作念书。”

“念书我见过,”我以自豪的口吻说。我并不是一个笨蛋,别人讲的,我全理解.

“不但祈祷文可以写成书,所有的一切都能写成书。等一会休息时,我给你看一本书.我们可以在书里找到我们要经过的国家的国名和历史。到过或者在这个国家居住过的人,已将他们耳闻目睹的事写在这本书里了。因此,我只要翻开书读一读,就可了解这些国家.象我亲眼见到的一样。我学习这些国家的历史,就跟别人给我讲述的那样。”

我是被当作一个野孩子抚养长大的,对于文明生活没有任何概念。维泰利斯这席话,对我来说简直是段启示录,开始糊涂,渐渐就清晰了。

我的确上过学,不过只有一个月的学历。在这一个月期间,老师没有把书本发到我手里,既没有阅读课,也没有写字课,类似的任何课程从来没有教过。

不要根据现在学校的情况而断定我所讲的是奇谈怪论。我所说到的那个时代,法国很多小城镇都还没有学校。就是有学校的地方,掌管学校的老师常常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或者因为他们是草包,或者因为他们杂事缠身,对送到他们那里去的学生,根本不教他们念书。

我们村里学校的老师就正是这样的。他肚里有点货吗?也许有。我不愿意谴责他不学无术。然而在我待在那里的这一段时间,他不曾给我和我的同学上过哪怕是最短的一堂课;既然他的真正职业是制作木屐,他就有别的活儿等着要做。因此从早到晚人们只看到山毛榉和胡桃木的木屑在他周围飞扬。除了对我们说些关于我们的父母、冷热和刮风下雨之类的话以外,他从不多说一句别的话,根本不提阅读和算术。为此,他把这两门课程交给了他的女儿,由他女儿代他给我们上课。可是,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她的真正职业是裁缝,当她的老子紧握刨子或者凿子的时候,她正在卖力地做针线。

总得活下去呀!我们一共是十二个学生,每人每月交五十生丁。总共六法郎的学费在三十天内要养活两口人是万万做不到的。做木展和裁缝的收入可以补充学校无力提供的费用。

因此,我在学校里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连宇母都没有学会。

“读书难吗?”我走了很长一段路后思索了半天才问维泰利斯。

“脑子笨的人学起来是困难的,尤其对缺乏意志的人更难。你的脑子灵不灵?”

“不知道。可是我觉得,如果您肯教我,我是有毅力的。”

“那好,咱们以后再说吧,我们有的是时间。”

我们有的是时间!那为什么不立即开始学习呢?我不了解读书到底有多难,在我的想象中,我只要一打开书本,就能掌握书里面的全部知识。

第二天我们赶路时,我看见师傅俯身在路旁捡了块满是尘土的小木板。

“这就是你要念的书本。”他对我说,

这块木板是本书!我瞧了他一眼,看看他是不是在讥笑我,结果发现他是一本正经的。于是我仔细观察他捡来的东西。

这的确是块木板,纯粹是一块山毛榉木板,长如一只胳膊,宽如两只手掌,光溜溜的,上面没有任何标记和图案。

怎么能在木板上读书?读些什么呢?

“开动你的脑筋。”维泰利斯笑着对我说。

“您是想讥笑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