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君子行》篇幅短,共1句,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博大精深,虽含有一些封建礼教,但仍然具有警醒教育作用,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为官者,都会获得裨益。
原诗如下:“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并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瓜田”指身处在瓜地,不要蹲在地上提鞋;“李下”指路过结果子的李树之下,不要举手整理冠帽,以防被误认为是盗瓜李,比喻置身是非之地,要约束自身的行为,以避招惹嫌疑。“嫂叔”是指男女授受不亲,孟子说这是“礼也”,不要过度亲腻!“长幼”是指长者与晚辈不要并肩而行,表示晚辈对于长辈的尊重。第六句“劳谦”是说做人要勤谨谦虚,《周易》中即有“谦、德之柄也!”第七句“和光”,是说做人要涵蓄光跃,不露锋芒。孔夫子即有“和为贵”之说。
总之,诗的前六句是说做人安身立命于世,要处处小心谨慎,避嫌疑,远祸端,遵礼法,以免被人诬谤、猜疑。是当时下层或仕途不顺的人士,惧祸免灾的一种心态反映。
后四句,主要是通过赞美周公礼贤下士的一些典故,对统治者或官宦应当勤奋谦谨,一心为民,任人唯贤,不要贪腐发出的声音。
“周公”西周初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家,姬姓,周武王之弟,名旦,亦称叔旦。武王灭商之后不久他去世,而他的儿子成王还在襁褓之中,于是周公便代成王摄政事。成王长大了,周公便还政于侄儿成王,但他仍担心成王年轻无知,耽好逸乐,荒废国事,他便未雨绸缪,作了《多士》、《无逸》、《大浩》等篇言论,告诫年轻的成王。
周公的言论主旨是,君子处于官位,为国执政者,一定要知道小民稼穑的辛劳苦衷,不要逸予玩乐。周公之言云:“我乃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我于天下人亦不贱也。”然而我“吐哺不及餐”,为了节约小民的粮食,口吐食物以停止用新餐。“一沐三握发”,为了节约水洗浴一次,将头发挽起来。后世称赞周公为圣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