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拉科夫这个俄罗斯同乡到来,莫德连科还是很高兴,这是厂里第一批俄罗斯工人。他不知道的是,随着蒙古对俄罗斯的大规模征服,俄罗斯工人会越来越多。他一边走一边对巴拉科夫说道:“我知道你也是蒙古人俘虏的,吃过很多苦,不过我们都是幸运儿,活到了现在。能到这里的人都不是傻子,你只要好好工作,存些钱,转正以后买了房子,就算是熬出来了。”
压榨车间并列有三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有3个班组。由高到低分为:装卸班、压榨班和处理班。
最高位的是装卸班,装卸班有8个人,其中2个人负责操作天车,把车间外货场或者马车上的大捆甘蔗吊到装卸台上。装卸台上有2个工人负责称重和记录重量。另有两个人负责把称好重的甘蔗沿着钢槽送到下一道撕解工序。其余一个班长负责整体管理,一个副班长负责顶替任意一个工位。
第二个是压榨班,称好重量的甘蔗被大捆的送到撕解机内撕解,撕解过的甘蔗沿着倾斜的沟槽滑道进入压榨机榨汁,压榨机一共有4台,是螺旋式的压榨机。榨出的蔗汁用汁泵汇集到蔗汁收集箱,蔗渣会倾倒在渣漕里。这个班组一共7个人。
第三个班组是处理班,任务是处理压榨后的蔗汁和蔗渣。这个班组位置是最低位的,就在车间地面上作业。蔗汁泵到钢制收集箱里,标准重量100公斤。箱下有四轮推车,蔗汁装满之后就推走换一个收集箱。装满蔗汁的收集箱会推到半成品仓入库,等待制炼车间提货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处理。
而压榨机边上的蔗渣收集沟槽满了以后,操作员操作沟槽下面的传送带,把蔗渣倾倒在渣箱里,送到半成品仓,等待酿酒厂提货,蔗渣是制作朗姆酒的主要原料。这个班组8个人。
车间还有动力班4个人,机械班6个人。动力班负责维护和操作车间的动力房。厂里的动力车间把动力输送到车间的动力房,再从动力房分配到每一个工位设备上。机械班的任务是维修、保养车间里的全部机械设备,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车间的半成品仓统共8个人,负责统计、保管和进出货。再加上车间主任和他的几个助手,统计员负责统计汇总、调度员负责生产计划和安排、技术员负责解决技术问题,秘书员负责起草文件报表,与其他部门联络沟通。此外还有勤杂工5人,负责车间的卫生保洁。这样,糖厂压榨车间总共96人。
满负荷的情况下日加工甘蔗300吨,日产蔗汁220吨,出汁率达到了73%,已经基本达到了现代糖厂的水平。这意味着每天糖厂产糖22.5吨,出糖率达到了7%以上,比现代糖厂10%以上的出糖率当然是远远不如,但是相对于这个时代不到2%的出糖率,这已经是惊人的高效了。
二线工位23个,但是实际只有18个人,这就意味着无论是班组长,还是工长,甚至物料员都要在工位上工作。巴拉科夫被分配到压榨组的工位上操作压榨机,副班长钦察人托儿布克耐心的教给他如何操作水力压榨机。
其实压榨机的主要控制系统就是一个小型的变速箱,变速箱上有一个离合杆一个档把。档把上有三个档位,前进挡、倒退挡和空挡。当被撕解后的甘蔗顺着滑道进入压榨机的时候,操作员左手拉离合器,右手挂前进挡,压榨机内的三个钢碾一齐做向心运动,挤压中央部位的碎甘蔗,蔗汁顺着下面的收集器流入管道,再泵入蔗汁收集箱。
当压榨到极限的时候,再挂倒退挡,钢碾向后做离心运动。如此反复,将甘蔗内的汁水彻底压榨出来,形成了蔗渣和蔗汁的分离。压榨完成之后,挂空挡停车,然后将蔗渣顺着倾斜滑道倾倒在渣漕里,再由下一道工序统一收集清理。
巴拉科夫天性聪敏,当对巨大的工业设备不再惊奇恐惧的时候,很快就学会了压榨机的操作,托儿布克对他很满意。因为这终于把他解脱出来,干更重要的工作。
流水线就是这样,一个工位都不能缺,一旦一个环节停止,下一个环节就只能等待,造成窝工和停工损失。巴拉科夫一旦走上了流水线,就根本不可能停下来,只是机械的做挂档,前进、后退、出渣等这些动作,仿佛人成为了机器的一部分。
操作机器会给人强烈的兴奋感,巨大的钢铁在你的指挥下做出各种动作,服从你的意志,这种成就和满足是他从未体验过的。而流水线的团队协作,又让人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整体的一部分。3个月的训练营棍棒让巴拉科夫懂得了,他一个人的迟滞、错误,就会让整个团队付出代价,所有的人都会受累。所以,他一刻也不敢懈怠,只能不停的做着相同的动作。
当一天的工作结束的时候,巴拉科夫感到精神上的疲惫,终于没有出纰漏。当晚,他饭吃的很香,觉也睡得很好。即使在梦中,他的手仍然在做着挂档、前进、后退、停车、出渣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