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陆潜也无法确定,邀请林汉洲前来拍摄现场,对于林汉洲的剪辑工作,是否能够迸发灵感带来帮助,也就只能等待进入后期制作才能够确定了。
而且,需要重视的一点就在于,剪辑师也有自己的风格,有些剪辑师适合商业电影,有些剪辑师则不适合,林汉洲剪辑“突袭”的时候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却不知道“游客”这部作品是否能够发挥特长。
也许,陆潜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自己重新完成剪辑工作的心理准备;但不管如何,事情总是要尝试看看才知道。
不知不觉地,“游客”的拍摄已经进入后期,每天剧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规律的室内拍摄工作倒是真有一些度假的惬意,在陆潜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投入工作,但是,纪叙却有着不同的担忧。
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区别数不胜数,但对于制片人来说,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发行方式。
两种电影的类型和目标不同,面临的状况自然也不同,各有自己的难处。
商业电影的话,基本就是直接走院线,然后通过票房决定胜负,但如果票房差强人意,后续还可以通过蓝光影碟、在线播放、其他地区发行版权、周边产品线等等方式来回收成本。
许多观众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商业电影喜欢拍摄续集为什么超级英雄电影即使票房扑街也还在坚持拍摄
其实就是因为商业电影在院线票房之外,还有很多产生收益的方式像迪士尼的情况,电影票房的收益从来都不是他们盈利的大头,主题公园以及周边产品才是,所以他们才一直源源不断地拍摄相关作品。
艺术电影的话,往往都是走电影节和颁奖季路线,暂时撇开是否能够得奖不说,电影的票房前景就复杂许多。
一种,是能够寻找到发行商,因为电影节往往设置了“市场放映”,不管是否得奖,全球各大发行公司都会在市场放映里探寻,然后购买自己中意作品的发行权,这是制片厂回收成本的最佳方式。
一种,则找不到发行商,要么就继续前往其他电影节寻求机会,要么就只能寄希望于发行影碟或者线上放映了。
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市场票房表现都不容乐观,艺术电影的受众面窄,往往只能在少数艺术院线放映,而且票房表现都很难到来亮眼成绩,也就是说,如果无法通过交易发行权回收成本的话,那就基本没有出路了
为什么各大电影公司都会瞄准电影节和颁奖季的奖项呢这里又回到得奖与否的话题上。
非常简单,曝光率,因为得奖,就能够杀出重围,然后为后续发行争取到更多操作空间,艺术院线、蓝光影碟、在线播放、包括机舱和贵宾休息室等等贵宾室的投放,这些都能够回收成本。
另外,奖项自带的光环对于剧组和公司的点亮效果也是非常直接的。
纪叙现在担忧的,就是“游客”的后续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