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凌道人的研究和太渊镇法一样,都是向上奋进,追求少而精,忽视了向下兼容,无法大而广。”
“这也很正常,符合修道之人的追求,但如果想要在俗世中发展火器,还要落在这位身上。”
李彦看向凌振,将风火雷交还:“请稍候,我正好有些设计,想让凌兄弟过过目。”
凌振站着等待,不多时就见李彦拿着一沓厚厚的图卷出来,递到面前。
凌振接过,先是有些莫名,但看了一张后,立刻被吸引了:“武经总要火药配方这些都是枪”
李彦娓娓道来:“这是武经总要里面记载的火球火药方、蒺藜火球火药方、毒药烟球火药方,民间肯定还有更早的配方,但没有保留下来。”
“根据我的分析,这类火药的威力强大,但极不稳定,所对应的枪,也就是竹火枪和飞火枪。”
“竹火枪顾名思义,枪筒是由长竹管制成,射击时由两名士兵共同使用一条,一人持枪,一人点燃枪中的火药,以此喷出火焰烧灼敌人,或者用来烧毁敌军攻城的天梯,可以想象,这玩意的射程短,操作难,实用性一般。”
“到了飞火枪,枪筒由十六层敕黄纸卷成,筒内装上火药和铁渣末,用绳系住枪端,持枪的士兵带有铁火罐,内藏火源,作战时点着枪筒内的火药,火药瞬间燃烧,喷出的距离可达三十步开外,烧杀敌人,就不容小觑了。”
“当然,无论是飞火枪还是竹火枪,都只是最原始的管型火枪,等到改良火药,发明出子弹,装填在枪中,就是突火枪,仍然是以巨型竹管作枪筒,筒内安放的不仅是火药,还有受其推动后射出的子弹,就像是凌道长的雷火子,威力又将更上一层楼。”
“只是竹筒和纸筒,在几次发射后,肯定容易焚毁甚至爆裂,最终这些火铳还是要用铁器来制作,才能进入全新的发展领域”
有了量子阅读后,李彦大量阅读书籍,由思维殿堂分门别类,在遇到了凌振叔侄后,就特意整理了火药器械的内容出来,再结合未来的走向,进行了这些设计。
事实证明,能否吸引凌道人不说,凌振已经被勾起了浓浓的兴趣:“没想到林公子在炼器之道上有如此水平,只是看到了我的风雷子,就能开创出这么多款普通人所用的火器,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跟三字经一样,李彦也堕落得不解释了:“你觉得是否有可操作性”
凌振细细看了:“如果火药真的有这般爆发力,军中又已经有了火炮的雏形,那么我是有把握将这些图纸变为现实的,只是林公子设计出了这么多的版本,我们是从头再来,还是一次就位”
李彦道:“如果各种枪炮的优劣性,如我推测的这般,那自然没必要从零开始,但技术的积累也很关键,一蹴而就的想法不可有”
如果站在纯历史的角度上,宋朝以前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改变社会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各方面的条件都达不到,到了宋朝才勉强有了理论上的可能性,实际情况也不太现实。
古代其实有很多极具聪明才智的能人,也做出了不少后世看上去都啧啧称奇的发明创造,但大部分普及开来的创造,反倒是民间无名之士,在大众需求下代代演变出来。
这其中有种种原因,但一个关键因素不可忽略,那就是农耕社会的特性,导致的供给需求,让很多能人的先进发明没有用武之地。
这其实也反应出一个问题,许多穿越者以为通过后世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就能解决社会矛盾,多少有些想当然,先进的科学技术固然好,但整个社会的结构调整与适应,其实才是更重要,也是更难解决的部分。
李彦正是明白历史规律,所以在大唐世界,他哪怕大权在握,都仅仅是告知了李弘许多突破性的发展,而没有在飞升前操之过急地行动。
到了大宋世界,这里有着超自然的法术,他所想的也是与后世的科技相结合:“目前我的打算,是将火器与法器相结合,不指望大规模产生出太多,只要能武装亲卫士兵,就具备了实用性。”
水浒原剧情里出场的亲卫,最强的莫过于高廉手下的“飞天神兵”,都是各地选来的精壮好汉,经训练而成,“头披乱发,脑后撒一把烟云;身挂胡卢,背上藏千条火焰”,描述起来十分夸张。
而李彦的亲卫道兵,也不整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拿着枪吧
半人半鬼,神枪第一
凌振心情很是亢奋,拿着图纸看了又看:“无论怎样,这都是一条可实施的路,林公子真乃大才”
李彦道:“过誉了,这比起单纯的技术提升要困难许多,甚至可能完不成,别最后的实用性比不上法术不说,连弓弩的性价比都不如”
凌振眼睛亮起:“所以林公子之意,是让我也加入么”
李彦点头:“当然,我一人不足以完成这些具体的实施步骤,需要凌兄弟这般人才。”
凌振这个人在原剧情里设定很强,拿得出手的战绩却寥寥无几,堪称名不副实的典范,也不知为什么
如果说为了压制火器的运用,那公孙胜等人呼风唤雨的斗法,岂不是更加超现实
无论怎样,李彦还是很希望凌振能发挥出他的作用,在其领域大放异彩的。
而这位没能当得了军官,本来的计划是还掉恩情后离开的发明家凌振,也是心甘情愿,重重抱拳:“多谢兄长看重,小弟一定尽心尽力,将火器与法器结合,成为现实”
李彦欣然一笑,许下美好的心愿:“好好努力,希望有朝一日,亲卫能拿着我们的发明高呼,这玩意可比法器好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