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武后驾崩(1 / 2)

“求夫郎救救我父”

英王府中,韦氏盈盈拜下,美貌的脸上满是恳求。

李显看着娇妻,露出为难之色:“爱妃,本王不是不想救你父亲,但他此次所犯的罪名实在太大,不光是参与犯上政变,还有隐瞒关中灾情,数罪并罚,才将问斩”

韦氏哀声道:“妾也知夫郎难办,但难办也总是有办法的,夫郎近来连连入宫,见到陛下时总能以兄弟之情打动一二的”

李显皱眉:“那么多案犯,如果陛下宽赦了你父亲,那其他士族也肯定多有哀求,这如何能办”

韦氏并不理会,只是继续恳求:“妾不求父亲免罪,只求一个发配岭南,也好过闹市问斩”

李显拉了她几下,韦氏都是趴伏在地上不起来,语气更加无奈,还免不了带出几分恼火:“爱妃,本王能理解你的苦楚,但实在是无能为力,伱到底要如何呢”

韦氏沉默片刻,突然厉声道:“妾知道父亲有罪,但太后才是罪魁祸首,凭什么我等被太后诏书所惑,如今问斩的问斩,发配的发配,她却安然无恙,还能在宫内享福”

李显先是愣住,待得反应过来后,顿时勃然大怒,将韦氏用力推开:“来人啊把她给本王拖下去”

韦氏脾气上来,脑袋发热,大喊大叫:“我士族遭此大难,妖妇必无好报必无好报啊啊啊”

李显怒不可遏,昔日的喜爱全部化为厌恶,冷声道:“简直是泼妇,京兆韦氏如此家教,无怪乎衰败”

历史上李显和韦后的夫妻关系那么好,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是有原因的。

韦后并不是李显的首任妻子,他的首任妻子由于说武则天坏话,被关在小黑屋里活活饿死了,韦氏是续弦,后来李显被废庐陵王时,又与之一起患难,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据说那时李显就在私下发誓,以后如果能重见天日,“惟卿所欲,不相禁制”。

不过那段的具体誓言,是资治通鉴里面才出现的,前面的史书并没有描写,明显意有所指,对应着韦后的作为,带着半预言性质,所以可信度不高。

但由于共患难的经历,李显和韦后夫妻感情好,这点应该没错。

而现在两人并没有这段经历,哪怕韦氏美貌,李显也很喜欢,却也达不到言听计从的地步,更别提这种指着鼻子骂娘的话,已是决定休妻。

不仅是休妻,想到武后现在的状况,李显叹了口气,情绪低落下去,心头又隐隐有些悸动:“备马本王要入宫”

到了紫微宫外,正好见到李贤也骑在马上,收到了宫内的通知,前来探望。

兄弟俩以前是有些隔阂的,但近来关系也亲近了许多,并肩来到了合璧宫。

长生院被烧了大半,如今武后搬到了合璧宫居住。

冥冥中自有几分天意,历史上李弘就是死在这里的。

如今李贤和李显一走入宫内,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位兄长屹立。

英姿勃发,威仪天生。

即便是这段时间也不止见过一回了,但他们也看了好几眼,然后又望向榻上,落在那个同样反差巨大的母亲身上。

垂垂老朽,锋芒再无。

以前的武后面容艳丽,带着锋芒锐气,根本不似五十岁的妇人。

可此时的她,已是病榻上的垂死之人,不仅再无往日的精神面貌,还没有头发。

两兄弟生出一股巨大的违和感。

总觉得如果李弘躺在那里,武后带着几个儿女围着,就正常了。

现在则完全颠倒过来,李旦和长公主已经来了,一家人围着母亲,眉宇间露出悲伤之色。

相比起来,看着环绕在榻边的子女,武后的表情很淡然,首先看向李显:“你那正妃韦氏如何了”

李显愣了愣,不敢隐瞒:“她对娘娘有不敬之言,孩儿已准备休妻。”

武后点头:“休了的好,那女子不是持家的,如今母族又遭难,更会心生怨恨,留在身边途生祸患。”

李显听着她那冷漠的语气,倒是觉得以前的母亲回来了,下意识地道:“谨遵娘娘的话”

武后又看看李贤和李旦,对于这两個儿子倒是没什么关照的,转向长公主时,倒是露出发自内心的疼惜之色:“孩子,娘娘以前对不住你,等娘娘走后,你皇兄会为你选一户好人家的。”

长公主闻言大哭起来:“娘娘不要离开我娘娘不要离开我啊”

武后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也没有多说什么,等到她不哭了,才开口道:“你们退下吧,我和陛下有话要说。”

李贤、李显和李旦红着眼眶,将长公主搀扶着带下去,殿宇内就剩下了武后和李弘母子。

李弘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这些天常常来陪伴武后,看着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知道那一天真的要到来,正要聆听母亲的临终遗言,就听武后问道:“如今朝野上下的局势稳定了吗”

李弘怔了怔,脸色变化,忍不住道:“娘娘,事到如今,你还记挂着政事”

武后笑了笑,看着这个嫡长子:“怎么陛下认为我不可理喻”

李弘沉默。

沉默其实就是回答。

武后悠然道:“孩子,你从幼年懂事之时,就是太子,权力得来的容易,自然就无所谓放下的艰难,而我不同”

她露出回忆之色:“我自记事起,就尝遍了世道冷暖,两位兄长为了侵吞父亲的家业,将母亲与我们姐妹赶出,后来去到杨家,寄人篱下,看人脸色”

“后来进宫,母亲垂泪不舍,我倒是很憧憬,希望能通过在后宫中获得地位,来改变自身的处境”

“结果事与愿违,太宗由于文德皇后病逝,对后宫基本失去了兴趣,女子争奇斗艳,却都吸引不了太宗的目光。”

“眼见太宗身体每况愈下,我想为他生下一子半女,那样就不必出家,可以守着儿女过日子,也无法如愿”

“太宗驾崩的那一年,我还是去往了感业寺,被逼削发为尼。”

听着母亲和爷爷的往事,换成以前李弘会很尴尬,此时也禁不住聆听,感受到那寥寥数语间不甘与绝望。

武后脸色平静,就像是讲述别人的往事,但从她咬字的轻重来看,那段岁月显然是刻骨铭心,死也不会忘却:

“小人势利,在感业寺每一时都十分难熬,整日遭人白眼,还有年老尼姑的苛刻。”

“最为可怕的是,她们那一眼可以看到头的人生,韶华虚度,恩泽无享,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好在我没有被打倒,依旧每日梳妆,尽取身边一切之物,让自己容颜不改,等待机会。”

“当你父亲来寺内,我才能与之重续往昔那一线情缘,得以重回大内。”

“我若服输,当年在感业寺就认命,佛前多一诵经老妇,生老病死,无声无息,又有谁知道”

“唯有不服输,才有了现在的我,现在的你”

李弘微微屏住呼吸。

武后看着这个儿子:“以我的出身,从小就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人能仰仗的,唯有自强,而当外界无所依靠,自强往往也就代表着不择手段,因为根本没有别的选择你不理解我的残忍,那也是正常,因为你生来就是太子,不需要如我这般。”

“而我就算把握住了机会,永徽三年,刚回宫中时,也是如宫婢一般,战战兢兢,小心服侍王皇后,受着萧妃的嫉妒侮辱,每天都担心自己能不能活到明日。”

“我更害怕,是那时自己也年近三十岁,避免不了色衰爱驰,你父亲身为圣人,宫中必然缺不了美人,当时爱我,却又能再留恋几日如果再把我送回感业寺,我也没法再撑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