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提前一千多年,也要为故乡做点贡献(1 / 2)

大唐第一世家 晴了 2052 字 11天前

大唐的制茶,程处弼也不是没打听过,甚至见到过茶样。

毕竟他好歹每每夜班,总喜欢泡点茶提神的医学工作者。

这个时代的茶叶制作,采用的办法,说起来比较粗旷。

总结下来,就像陆羽的茶经里边所言的一般。

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

程处弼当时拿着一块被多番蹂躏之后,仍旧有茶香味的茶饼,实在是感慨万千。

感觉到了华夏民族对茶饮品深深的爱,同时也很心疼那些茶叶被这么折腾。

不过话说回来,这倒有些类似于普洱茶的制茶手法。

程处弼生活在美丽的大西南,特别是搞扶贫攻坚的这些年。

云贵川之地,但凡是适合种茶的地方,都种满了茶叶,而且各地方已经不再局限于绿、红之分。

例如程处弼和乡镇干部一起帮助的那个村子,正好是在云雾缭绕的大山里。

那里最是适宜各种植茶叶,为了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好茶叶。

最嫩的芽叶制作绿茶毛尖,大一些的叶子,正好用以制作红茶,最大利的让每一片茶叶都能够得到利用。

特别是每年到采茶高峰期的时候,程处弼也会抽时间到几位相熟的朋友家帮忙。

嗯,当然动手的时候少,动嘴的时候多,但好歹对于绿茶和红茶的工序十分了解。

只经过杀青、揉捻、烘干后得到的就是绿茶。

而红茶则是将茶采下来之后不管,摊开让它失去水份再揉捻,然后拿个塑料袋将揉捻好的红茶扔进去。

口子不能完全密封,得留点空气流通。

一个白天之后,茶色就会变成黄红色,然后再拿碳火烘干,这就是红茶。

程处弼当年自己制过几次,自我感觉味道还不错,但是那也就是闲得蛋疼的时候自己制作来自酌自饮罢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没搭理这小子,不过程三郎提出朝廷应该更进一步的开发蜀地。

并且要将蜀地南边经营好这事,倒是很符合李世民的心意。

蜀中乃是大唐的税赋重地,可偏偏,西边有吐蕃,南边有六诏,皆窥视蜀中之富庶安乐,时时有扰边之举。

而大唐为此而颇为头疼,却又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法子。

指望这小子李世民怎么都觉得不太靠谱,可偏偏,程三郎又是一位运道奇佳的福将。

万一这小子误打误撞,能够解决问题

李世民抚着长须,抬起了眼打量着程处弼与李恪。

“你们若是想去蜀地,老夫是不可能让你们去蜀中那些富庶肥沃之地。”

“方才听程三郎你的那番言语,似乎你对于戎州宜宾、泸州、播州遵义一带十分熟悉”

程处弼郑重地颔首,没有人比他更熟那一带,毕竟家乡就在那一带。

虽然现在不知道那边怎么样,不过大唐既然能够在那边建立州县,至少说明大唐对那些有着很强的统治力。

自己穿越到了大唐,可好歹若有机会,终究也要回故乡看看。

提前一千多年,也要为故乡做点贡献,争取在那一带立下一些极富有考古历史价值的东西。

咳,主要还是前者,争取让家乡的人民早日富起来,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大唐显贵的身份

正所谓达则济天下,穷则济个人。

后世都知道在那一带多种茶叶致富,有着丰富的扶贫攻坚经验的程处弼还真不信了,自己搞不好家乡的扶贫工作。

李世民狐疑地打量着程三郎,总觉得这小子安静如鸡的不说话,可是那热切的目光,却让人有些心悸。

“莫非你想去那边”

“叔叔你还真说对了,那种地方,正是需要像小侄这样锐意进取,愿意深入基层,兢兢业业干工作的才俊。”

“”

李世民没有给结果,只说要好好的考虑考虑,直接拍了拍屁股,二话不说溜了。

留下了三个一脸懵逼的年轻人面面相觑。

李恪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一脸黑线地恨不得揪着处弼兄的衣领。

“处弼兄,说好的是去蜀地,你怎么一个劲想要往南边蹿”

“你觉得你爹能放心咱们俩去益州蹲着再说了,你不信别人你还不相信我”

“带你去那边,不仅仅让你能够吃香喝辣,还能够让你在那边赚钱,赚大钱。”

“处弼兄你够了。”李恪一听到赚钱,赚大钱这几个字,心疼得都快要滴血。

之前的胡椒种植园,投了一笔胡椒;之后要搞凉州大开发,又得准备一笔财帛投入。

现在处弼兄又叽叽歪歪蹿到蜀南那穷地方去赚大钱,想必又想要让自己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