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未雨时(1 / 2)

枭臣 更俗 1823 字 6天前

得知淮东在闽东的兵马已经开始往回撤,黄锦年颇为兴奋,之前他与林续文他们在江宁就是担心淮东在闽东的兵马主力不能及时抽回来、赶不上趟,没想到淮东兵马的动作会这么快。

这也是淮东控制东海、海运发达的巨大好处,换作以往,一支精锐在经历伤亡减员近三分之一的连续艰难战事之后,还要千里迢迢的转战他地,全军崩溃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浙闽叛军在攻陷徽州之后,江宁官员也期待淮东、淮西及江州能够及时回援,但都认为江宁要先熬过最初艰难的一段时期,才能等得外面的援兵过来。

当然了,淮东兵马即使抵达浙东,也不是立即就能北上的;不要说经过连续艰难战事的淮东兵马了,岳冷秋接到江宁传去的谕旨后,要将江州的防务安排好,抽调兵马来援,也非短短三五日就能成行。

黄锦年想起一桩事,问孙文炳:“淮东在海陵还有近万兵马,是不是已经准备好往江宁开拔”

“在海陵的兵马,我看不用急着过来,”林续文说道,“江宁给淮东的诏书,是直接发往明州的,表面上是希望通过明州直接转送到老十七手里,但是实际皇上跟陈相心里是不希望淮东兵马第一个进江宁”

孙文炳没有说什么,永兴帝跟陈西言什么心思,还是不难猜的。

淮东在海陵有驻兵,江宁又不是不清楚,给淮东及杭湖军的勤王诏书都同时往东南发,杭湖军怎么都会比淮东快上一步。

“都火烧屁股了,他们还是防备着淮东,等着孟义山领着杭湖军在南面给打了个大溃,等着叛军兵临城下,叫他们继续防备着去”黄锦年冷嘲热讽道,不过细想来,他还是能体谅永兴帝跟陈西言的这种心态。

徽州大溃,朝廷上下都归责于谢朝忠只会纸上谈兵,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多半不认为御营军会那么不堪。

即使浙闽叛军已经打开通往江宁的门户,但在宁国数日来再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何况还隔着三百多里地,多少叫惊慌失措的满朝文武内心还存有一丝侥幸。

要是淮东兵马先进入江宁,又赶巧叛军赶过来,必然会出现淮东兵马进城协防而其他援军给阻隔在外的情形,永兴帝及陈西言心里难免有“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忧虑

“从海陵到江宁要逆水行四百里地,要过来也不是一两天的时间。另外,大人可能今天就能到明州,消息最快也要等到后天才能到江宁来。不过傅爷以及秦爷的意思,都担心孟义山会贪功,会将杭湖军葬送在奢家的刀锋之下要是杭湖军冒进而溃,江宁的人心就彻底动摇了,江宁也就岌岌可危了”孙文炳说道。

黄锦年喟叹道:“孟义山已经进江宁城了。”

孙文炳一怔,没想到担心什么来什么,他继续说道:“孟义山要能率杭湖军进江宁城,江宁还可以一守;要是孟义山傅爷的意思,是希望林相跟黄大人到时候能借督师催战的名义,去海陵军中”

淮东得诏,赵虎在海陵就能挥军沿江西进,但这兵马集结继而走得快还是走得慢,都是淮东的掌握之间。逆水又赶上冬季逆风,走得快是淮东的本事,走得慢是理所当然。

这时候永兴帝及陈西言等人还心存侥幸,所以不希望淮东兵马第一个赶来江宁,但杭湖军给打败之后,江州、淮西兵马又远水难解近渴,赵虎所率海陵军就成为了江宁那时能唯一抓住的救命稻草,派大臣前去慰军督战也是应有之义也是林续文、黄锦年离开江宁险地的最佳借口。

黄锦年怕给淮东当成弃子,听淮东有这步安排,心里稍安。

林续文只说道:“真到那一步再说,”又问道,“河口那边情况怎么样”

“河口已经完成疏散,但有相当一部分人更愿意相信江宁城墙坚不可摧,也不能将强绑他们去北岸或上狱岛,”孙文炳说道,“武卫整编有两营,本身都是老卒,能够信赖,铠甲弓弩也都发放下去,另外还编了千余乡勇能协防守岛。御营司跟兵部那边说是要派监军,这事还要跟林相请示”

“这也是规矩,那就让他们派个人过去”林续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