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五章 整编和扩军(二)(1 / 2)

北洋枭雄 雨天下雨 1974 字 6天前

第两百八十五章整编和扩军二

此外日本那边在日俄战争期间越是成功仿制了这款德国火炮,而日本人正处于经济困难无比的时期,听闻奉军找德国人购买该炮后,也是上门推销火炮,并且价格便宜很多,虽然明明知道日本版本的这款火炮质量上不如德国原版货,但是架不住人家的便宜啊,所以就是从日本采购了十二门。就爱上网。。

而从奉军在1907年阶段的军械外购中也就可以看得出来,日本已经代替德国成为了奉军的主要火炮进口国,原因有二,第一日本的火炮基本也是仿制德国,口径是一样的,这样奉军购买过来都可以直接编在一起使用,第二嘛,那就是日本仿制的比德国原产的便宜多了。

这年头的日本,尤其是日本陆军深受军费紧缺的困扰,恨不得什么都卖掉以筹集军费,前期大规模倾销二手军火就是出于这种考虑,甚至他还上门给赵东云推销三十八年式步枪,不过赵东云虽然知道这款步枪不错,但是价格不便宜加上和奉军口径不同,所以就没要。

奉军目前虽然装备了大量日本三十年式步枪,但是等奉军的步枪压力没那么大,福厂那边的产量腾出来后,迟早是要把这批步枪给换掉的。

而火炮则是不同,基本上只要是大口径的野战炮,而且价格足够便宜的话,那么赵东云不会介意向日本大量购买。

至于说日本不卖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为什么因为这年头的中国要想外购军械其实是很容易的,大把国际军火商长年累月待在中国推销军火,你日本人不卖,赵东云可以找德国人,找俄国人,找英国人找法国人甚至奥匈、美国。

只要有钱别说区区几门火炮了,连镇国利器的战列舰都能卖到

日本人可是一直都是眼红中国的军火市场,要不然也不会在日俄战争刚结束,中国内战爆发之际就是直接把现役的火炮、步枪都拿出来卖了,一方面是处于升级换代处理二手货,另外一方面也是出于和其他国家竞争中火市场的需求,为此日本人的军械基本上价格都要比欧洲国家的便宜很多。

比如日本的三十八年式步枪和德国的毛瑟98步枪,两者的价格相差近乎一倍,如果不是赵东云可以自产福造88式的话,百分百会购买日本人的步枪而不会选择毛瑟98,这和性能、合不合适无关,原因就一个,日本货够便宜。

不过日本货虽然便宜,但是日本的产量也是有限,而且他们自身也处于大换装时期,很多新式装备腾不出太多的产量外销中国,比如三十八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这款火炮同样是仿制德国1903年型米野战炮,但是价格要比从德国进口便宜好几千呢,甚至比福元机器厂自产的价格都要便宜,如果不是产量不够,赵东云可不会顾虑什么民族感情,铁定会一股脑全部购买并装备该款火炮的。

历史上北洋的选择和赵东云其实差不多,日俄战争前、日俄战争后到清朝灭亡的那段时间里,日本都是北洋的重要军火供应商,尤其是火炮大半都是日造的三十一年式、三十八年式。至于辛亥革命以后的北洋军阀,尤其是段祺瑞的皖系等部队更是清一色的日械,其中固然有政治原因但是日本货价格便宜却是最重要的因素。

“这批军械的单子有前几个月下的,也有上个月才下的,最近的一批德国火炮预计月末能够抵达旅顺港,日本方面的二手炮估计月中就能够到一批”赵东平继续说着:“按照目前的福元产量和外购订单的到货时间,预计三个月内我们就能够给部队做到轻武器的满编,而炮兵部队要满编的话预计要到年末”

听罢赵东平的话,赵东云也是略微皱眉,但是他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步枪还说,奉军不缺,迫击炮和机枪问题也勉强可以搞定,但是火炮问题是真的很难解决,就算下了外购的顶大,要是外国厂家生产、再运回来这中间花费的时间至少也得几个月,一时间是急不来的。

赵东云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军需部的洪浦涛:“如今弹药的供应情况如何”

洪浦涛当即道:“目前我军的弹药供应情况比较稳定,虽然我军在唐山战役和霸州战役、京师战役中消耗了大量弹药,但是我军之前库存比较充足,加上我军入关后缴获了相当数量的弹药,福厂和沈阳分厂的弹药产量一直维持在高位,所以暂时来说供应我军作战还是不成问题的”

福元机器厂和其分厂沈阳兵工厂的诸多产能中,其实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用来生产弹药了。

自从入关作战后,福厂和沈阳兵工厂已经是采取昼夜开工,工人换班机器不停的生产模式,产量几乎是比和平时期翻了一倍,

子弹方面792毫米和6米的两大类子弹加起来目前都已经能够做到月产四百万发以上,炮弹也是能够月产两万发以上,其中的七十五毫米炮弹月产就超过了五千发,六十毫米的迫击炮弹则是达到了六千发之多,再加上百毫米迫击炮炮弹、五十七毫米炮弹、一百毫米炮弹以及海军所用的各口径炮弹,总数已经是超过了两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