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有海军大神指点,bug会少一点了。还有,因为对德国水平装甲不了解,所以设定的数据太过奇葩了,为求严谨,夜半会进行修改,勿怪。多格尔沙洲海战写得比较详细,不似赫湾海战轻描淡写和读书人的写意,而是真正的钢铁较量,也许太过血腥了,不过这才是战争的本来面目!】
17时41分,英国第一战巡舰队八艘主力舰正在多格尔浅滩东北侧海域扫荡,戴维贝蒂收到了伯明翰号轻巡诀别电报。
18时22分,赶在华灯初上的前一秒,匆忙南下截击德国舰队的第一战巡舰队前卫战巡玛丽女王号发现了德国舰队。玛丽女王号信号索上挂起了“发现敌舰”的旗语,并且用探照灯灯语复述。
多格尔沙洲海战结束后,伦敦记者采访了玛丽女王号战巡的鱼雷长,依照大英帝国文化大臣隐晦的暗示,那位女记者心领神会的将鱼雷军官心有余悸的回忆语录升华成为一篇洋溢了热情和爱国情操的战斗檄文。
“经过十三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第一战巡舰队终于抵达多格尔沙洲北侧。18时左右,舰队正在扫荡多格尔浅滩东北侧海域,检查修理机械、一顿并不怎么丰盛的晚饭、还有骂骂咧咧前去换班的水兵成为海战前的主题。这时,在多格尔浅滩南侧游弋侦查的伯明翰号轻巡发来预警电报,并且很快与舰队失去联系。谁都知道在茫茫大海上通讯中断意味着什么,可谁也不敢贸然设想最可怕的结局。贝蒂中将下令第一战巡舰队五艘战巡以搜索阵型25节航速向多格尔浅滩西南方向全速航行,三艘猎户座级战列舰作为后队紧随。不到半个小时,作为舰队前卫的我们遭遇了德国舰队。据说这支舰队由德国最厉害的海军战略天才率领,在此前的几个小时他们甚至炮击了哈里奇港和洛斯托夫特港,向不列颠岛派出了海军陆战队,可我们皇家海军无所畏惧,伟大的玛丽女王号用一发343毫米穿甲弹掀开了皇家海军复仇的怒火!”
事实远不如伦敦记者加油添醋的浪漫想象,随着玛丽女王号战巡一枚343毫米实心穿甲弹,多格尔沙洲海战在3800码的距离上奏响,战斗一开始便进入白热化阶段。
大舰巨炮时代,为了破坏对方阵型对敌方造成心理威慑,炮战往往在最大射击仰角和最远理论射击距离上展开,多格尔沙洲海战3800码的交战距离的确有些不成体统。然而多格尔沙洲海战乃是世界海战史上并不多见的经典夜战案例,3800码已经是人眼在望远镜辅助下目视所能达到极限。
为了抢占更好的射击位置,节约所剩不多的主炮弹药,王海蒂毅然决然的下令舰队右转。一代人杰戴维贝蒂也并非易于之辈,两支舰队近战之前,第一战巡舰队也在调整阵型。
在雷达指挥仪、统一指挥系统、无线电通讯技术出现和成熟之前,扇形搜索阵型显然不利于战舰准确炮击,于是英国人从松散的扇形搜索阵型变成更加紧凑的倾斜纵队,相对于诱饵舰队的大角度转向和制动,英国人的战术动作无疑相当轻松。
迎面而来的玛丽女王和虎号战巡率先加入战团,玛丽女王号舰艏的四门13.5(343毫米)英寸/45倍径火炮和虎号战巡那近乎妖孽般的四门15英寸(380毫米)/45倍径火炮炮口一齐对准诱饵舰队。
8门主炮制造的弹幕将势单力薄无法还击的诱饵舰队吞没。如流星雨一般的炮弹轨迹划过北大西洋月夜,刺破星空的凄厉声在诱饵舰队上空绕梁不去。宁静的北海瞬间沸腾起来,翻涌上来的海底泥浆、被拍晕了的鳕鱼、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战舰甲板上横冲直撞的水柱、将上层甲板拍打的叮咚作响的弹片群魔乱舞,在11月14日的多格尔浅滩谱奏了一曲堪比瓦格纳雄浑流畅的史诗乐章!
担任前卫的冯德坦恩号战巡形势吃紧,连续四发近失弹散布在这艘1907年开工建造的老舰周身,激荡着的水柱将一座88炮彻底摧毁,十多名炮手被卷入汪洋大海;高爆弹尤其可怖,烈性炸药强大的冲击力和喧嚣着的弹片在战巡上层建筑上跳跃,轻易带起炮手和损管水兵撕心裂肺的惨叫、沾了血的残肢、黏人的脑浆和一团团血雾,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冯德坦恩号战巡已然成为人间炼狱。,
18时28分,一发343毫米穿甲弹命中冯德坦恩号战巡位于舰艏的a号主炮塔,实心弹轻易撕开了a炮塔不足170毫米的侧装甲,顺着扬弹机管道喧嚣着、狰狞着扎进舰体深处。
扬弹机下面正是连接弹药库的弹药装填室,一星半点的暗火就能引爆发射药,将这艘两万吨级的战巡舰艏轰塌。好在王海蒂1897年推出“完美巡洋舰”设计指标包括重点保护区域防御和密封舱设计理念,热衷于制造精品的德国人在弹药装填室上层铺设了一层50毫米装甲,再加上英国人历来不重视炮弹威力和穿透力,英国穿甲弹在弹药装填室上层甲板处止步不前,冯德坦恩号战巡逃过一劫。